观点评论
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作者: 石伟 储峰  来源: (2017年03月10日 《学习时报》)  责任编辑: 潘国廷  发布时间: 2017-03-15   浏览次数: 13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从就业到教育,从住房到养老,从医疗到社会保障,不同领域的民生工作影响着亿万人的生活点滴,牵动着亿万人的生活关切。两会期间,民生问题始终是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场外,广大群众关心;场内,代表委员热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民生就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向前走。”过去的一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出发,紧紧围绕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加大民生改善,着力攻坚克难,不断开拓大国民生改善新局面。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事关国家未来。
  “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12年11月15日,刚刚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与中外记者见面谈到人民期盼时,首先提到的就是教育。教育,在民生工作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过去的一年,《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等制度性文件先后印发实施,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新的制度保障。在财政收支压力加大的情况下,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继续超过4%,免除农村贫困家庭学生普通高中学杂费,全年资助各类学校家庭困难学生8400多万人次。重点高校招收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人数增长21.3%。截至2016年年底,全国已有1824个县级单位通过了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国家评估认定;19个副省级以上大城市公办中小学学生就近入学比例均超过九成;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上重点高校规模和比例进一步提高。
  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大力发展乡村教育,支持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努力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向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迈进,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落实并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选拔水平和教育质量。
  坚持就业优先战略,精准发力抓好就业创业工作
  就业是民生之本,经济下行更要关注就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就业是永恒的课题,更是世界性难题。我国每年新增1000多万就业人口,必须大力促进就业创业。”解决就业创业问题,是一项艰巨而利长远的事情。
  过去的一年,党和国家不断完善就业创业政策,扎实做好重点人群、重点地区就业创业工作。《“十三五”促进就业规划》《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重点任务分工方案》《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制度性文件先后印发实施,为就业创业工作提供新的制度保障。2016年,在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下,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314万人,超过去年年初制定的1000万人的预期,完成目标任务的131.4%;全国完成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2422万人次,超过2100万人次的预期。截至2016年年底,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2%,低于4.5%的控制目标。
  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鼓励以创业带就业。统筹人力资源市场,努力打破城乡、地区、行业分割和身份、性别歧视,维护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利。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扶持,促进劳动者自主就业。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和创业引领计划,带动青年就业创业。加强就业援助,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帮助就业困难者就业。
  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重要位置,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
  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健康基础。
  过去的一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等制度性文件先后印发实施,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提供新的制度保障。在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方面,中央财政安排城乡医疗救助补助资金160亿元,增长9.6%。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由每人每年380元提高到不低于420元。在80%的地市已开展分级诊疗试点,超过去年年初制定的70%左右的目标任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全国财政补助人均达47.65元,超过去年年初制定的从人均40元提高到45元的目标任务。
  党和国家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重要位置,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基本定位,进一步深化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提高财政补助标准。增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实现大病保险全覆盖,符合规定的省内异地就医住院费用可直接结算。
  坚持社会政策要托底,着力保障基本民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着力保障基本民生。”当前,农村贫困人口、城镇低保人口等困难群众是这方面突出的短板。
  过去的一年,《关于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的指导意见》《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条例》《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试点方案》《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等制度性文件印发实施,有效推动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完善。提高低保、优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等标准,为1700多万困难和重度残疾人发放生活或护理补贴。2016年,我们实现了在现行标准下1240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当前中国的贫困发生率已经下降到了4.5%。在社会保障方面,2016年城乡低保标准分别较上年底提高9.7%和17.8%。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退休人员人均基本养老金增长6.5%左右,全国1亿多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得到了提高。
  积极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强化政策衔接,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努力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设,着力构建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 
    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将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不断推向前进
  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回应民生关切、保障和改善民生,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民生建设的重要领域重要环节。接下来的一年,我们需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将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不断推向前进,在民生各项工作中持续取得新进展。
  在教育方面,要进一步办好公平优质、人民满意的教育。因为教育承载着国家的未来、人民的期盼。发展人民满意的教育,以教育现代化支撑国家现代化,才能使更多孩子成就梦想、使更多家庭实现希望。基础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先导性地位,我们必须把握好定位,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努力把我国基础教育越办越好。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加快实现城镇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持续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不断缩小城乡、区域、校际办学差距。旗帜鲜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
  在就业方面,要进一步促进就业创业。因为,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扩大就业空间,最终都要依靠经济的持续发展来解决,而推动经济发展最终要靠大众创业。市场经济本质上是百姓经济,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在民间。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参与和创业实践,就不可能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因此,要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保障和改善民生,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就是引导和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努力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创业致富氛围,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持久的动力。要完善就业政策,加大就业培训力度,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加大就业援助力度,扶持城镇困难人员、残疾人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稳定就业;为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提供切实的支持和援助。
  在医疗方面,要进一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健康是每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基础,拥有健康的国民意味着拥有更强大的综合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今年,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国家将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由每人每年420元提高到450元,在全国推进医保信息联网,实现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继续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建立更加公平有效的医疗卫生体制,保障全体国民获得均等化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奠定健康基础。
  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方面,要进一步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决守住民生底线,充分发挥社会保障的“兜底”作用,让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和满意度。为此,要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稳步提高优抚、社会救助标准,调整完善自然灾害生活补助机制,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城乡困境儿童保障,建立健全基本生活保障协调机制,切实做好托底工作,使困难群众心里有温暖、生活有奔头。